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23章 最重要的是,重塑人心(16 / 36)

李治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
他忽然意识到,自已面对的不仅是军费难题,更是关乎大唐国运的生死抉择。

军事改革迫在眉睫,可社会矛盾同样尖锐。

若只专注于军事,忽视民生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
若只关注民生,放任军费,外敌入侵时,又拿什么保卫家国?

“那依先生之见,该当如何?”李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齐先生沉吟良久,缓缓道:“陛下,改革需徐徐图之。

军事上,募兵制可先在部分军镇试点,妥善安置裁撤将士。”

“民生上,抑制土地兼并,严惩贪腐,扶持农桑。”

“商业上,打破垄断,让百姓也能从商路中获利。”

“更重要的是,重塑人心。”

夜色渐深,两仪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。

_l

在帝王面前提及“病”字已是大不敬,可齐先生竟直指“亡国”,这份胆识,让他既惊且佩。

“历朝历代,皆亡于土地兼并,可如今大唐疆域辽阔,土地不再稀缺。”

齐先生踱步到窗边,望着暮色中的长安城,城楼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模糊,“臣敢问陛下:若有朝一日,大唐倾覆,根源何在?”

殿外传来更夫悠长的梆子声,李治缓缓摇头:“还请先生解惑。”

“自始皇帝奠定帝制,后世君主无不从前朝覆灭中汲取教训,修补制度漏洞。”

“汉惩秦之暴政,行休养生息。”

“唐鉴隋之奢靡,倡节俭治国。”

“可为何王朝更迭依旧如四季轮回?”

齐先生转过身,目光灼灼,“因为人性使然。位高权重者,总难抵挡为亲族谋利的诱惑。”

“所谓‘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’,便是历代王朝腐败的开端。”

李治想起先帝临终前的教诲,“天下为公”四个字,仿佛还在耳畔回响。

那时的大唐,人人怀揣着建立大同世界的理想,官员们以清廉为荣,百姓们安居乐业。

可随着时间推移,一切都变了。

官员们的府邸越修越奢华,亭台楼阁,雕梁画栋。

商贾们的船队越组越庞大,垄断商路,囤积居奇。

而普通百姓,却在繁重的工作下,苦苦挣扎。

“先帝的构想虽好,却低估了人心的复杂。”

齐先生叹息道,“再好的制度,也抵不过私欲的侵蚀。”

“如今商业繁荣,表面上是盛世气象,实则已现前朝弊端——财富如百川归海,尽数流入权贵商贾囊中。”

“当百姓辛苦一生的积蓄,换不来贵族一顿宴席的开销,当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并存,便是大厦将倾之时。”

“更可怕的是,”齐先生顿了顿,声音愈发沉重,“如今的大唐,百姓虽不至食不果腹,却陷入了更深的绝望。”

“他们眼睁睁看着权贵们奢靡度日,自已却无论如何努力,也难以改变命运。”

“这种绝望,比饥饿更能摧毁人心。”

“长此以往,一旦有星火燃起,必将成燎原之势。”

李治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。

他忽然意识到,自已面对的不仅是军费难题,更是关乎大唐国运的生死抉择。

军事改革迫在眉睫,可社会矛盾同样尖锐。

若只专注于军事,忽视民生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
若只关注民生,放任军费,外敌入侵时,又拿什么保卫家国?

“那依先生之见,该当如何?”李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齐先生沉吟良久,缓缓道:“陛下,改革需徐徐图之。

军事上,募兵制可先在部分军镇试点,妥善安置裁撤将士。”

“民生上,抑制土地兼并,严惩贪腐,扶持农桑。”

“商业上,打破垄断,让百姓也能从商路中获利。”

“更重要的是,重塑人心。”

夜色渐深,两仪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。

_l

在帝王面前提及“病”字已是大不敬,可齐先生竟直指“亡国”,这份胆识,让他既惊且佩。

“历朝历代,皆亡于土地兼并,可如今大唐疆域辽阔,土地不再稀缺。”

齐先生踱步到窗边,望着暮色中的长安城,城楼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